收藏  ·  导航  ·  http://www.eiasz.com/

深圳市环保动态

  

深圳实时监控油烟解民忧

来源: 中国环境报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餐饮企业与居民比邻而居,处于“下商上住”格局。如此亲密接触,一旦餐饮企业不正常运行油烟处理设施,相关方沟通不畅、不及时,必然造成居民投诉量高居不下。

  认识到这一情况,近年来,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不断完善环保部门与企业、居民、物业管理方之间的环保共建协调机制,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优化技术和管理办法,包括:筛选可行的治理技术,对油烟进行深度治理;量身定做在线监控系统,避免执法人员疲于奔命;制定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从源头堵住污染源等。结果令人欣慰:深圳市今年油烟污染投诉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30%。

  筛选可操作性技术 安装在线监控系统

  据统计,目前深圳市正式注册的饮食娱乐企业共有4.5万多家,其中小餐饮门店近4万家。分散、混杂的餐饮企业导致深圳市油烟投诉量占环保投诉量的60%左右。

  “除部分企业未安装油烟处理设施和擅自停运,餐饮业油烟污染难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油烟处理的技术不成熟。”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污染防治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寻找成熟的技术、对油烟进行深度处理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针对这种情况,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会同各区环保局等相关单位,对油烟处理技术进行精挑细选,并委托有关技术部门完成了《餐饮业油烟治理设备评价体系》和《饮食业油烟治理设备选用指引》编制,对确认后的油烟治理技术和装置列入推广目录,制定网上平台公布制度,每年定期将淘汰和先进的油烟治理技术予以公示,方便企业搜索咨询。

  同时,安装“千里眼”盯紧餐饮企业油烟治理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这套系统不但可以记录油烟净化设施运行数据,而且操作人员只需做简单的条件参数设定就能够对监控点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当预设条件被触发后,系统可自动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将报警相关数据发送给监察、执法人员。监察、执法人员则可根据这些实时信息及时制止或者纠正企业的违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执法人手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监察人员还会进行不定期监测,并将结果公布,让居民对油烟排放情况一目了然。

  据悉,全市目前已有50家饮食娱乐业企业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控系统,明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再安装90套。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还将提供经费,支持专家进行餐饮业油烟理化特性分析及其在线监测系统课题研究,这将为今后的执法提供更多数据基础。

  精心选点树立示范 总结经验全市推广

  福田区东海景田银座油烟扰民问题令福田区环保局很头疼。自2004年有餐厅进驻之后,就投诉不断。一些居民还采取极端行为,干扰餐厅正常营业、不断上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在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指导下,福田区环保局将这一敏感区域选为油烟整治示范街,成立了创建试点整治小组。由负责人带队到现场检查各商铺油烟排放情况,组织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各餐饮商铺、东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管理处进行座谈,共同商讨最佳的整治办法。针对楼顶总排放口紧邻住宅小区的特点,福田区环保局要求油烟治理后不仅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要做到无可视烟雾、无明显刺激气味。

  与福田区环保局一样,油烟投诉较多的罗湖区选定翠竹食街作为油烟整治试点街区,积极开展污染整治示范街活动。“示范街建设的目的是将示范街总结出的经验、可行的技术、创新的监管手段等向全市推广,取得更大成效。”

  环保共建协调机制是此次整治活动的成果之一。在这一机制的框架下,由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召开座谈会,让相关方均能畅所欲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企业的苦衷得到居民谅解,便于物业管理方协调,建立24小时联动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推行第三方维护 提升治污效果

  为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组织编制了规范的《饮食娱乐业油烟治理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推行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第三方维护模式,要求企业与治理单位签订污染治理设施清洗及保养合同,作为设施验收的前提条件。

  同时,加强对治理公司的考核,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质量和处理效果。完成油烟治理行业绩效评估方法的编制,将根据工程竣工审查、工程运作监督以及使用方反馈意见等,对环保治理公司承揽工程的质量和信誉进行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环保企业资质年审和升降淘汰的主要审核指标,逐步建立良性的环保产业市场秩序。

 

版权 © 2009 - 2010 深圳环境影响评价网 版权所有
 地址: 深圳市笋岗西路3007号   邮编: 518029  备案编号: 粤ICP备07029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