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导航  ·  http://www.eiasz.com/

深圳市环保动态

  

2010深圳地铁6号线穿过多个水源保护区

来源: 深圳人居环境网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战略,当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2010,企业如何应对因加强节能减排带来的变化,有哪些环保问题需要提前研究?作为长期关注企业环境行为的媒体,开年之际,本报产业市场部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和判断,梳理出企业在环保方面必须应对的十大挑战,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企业从长计议,放眼全局,未雨绸缪,把挑战变成发展机遇。

  近日从深圳地铁6号线建设分公司了解到,3月10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穿越水源保护区可行性论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了省环保厅专家评审。据悉,报告通过评审,为6号线取得穿越水源保护区唯一性和可行性的最终审批打下了基础,并对地铁集团其他线路取得穿越水源保护区的审批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6号线部分线路穿越水源保护区

  据了解,深圳地铁6号线是省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务院首批推出的基础设施等领域80个PPP示范项目之一。线路连接深圳市龙华、大浪、石岩、光明、公明、松岗等地区,并与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深莞城际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 4、5、11、13、15号线衔接换乘,是联系深圳市核心城区与中部综合组团、西部高新组团的城市组团快线。线路全长约37.63公里,其中高架段及过渡段长25.68公里,地下段长5.76公里,山体隧道段长6.19公里,共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15座。据6号线建设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6号线部分线路穿越铁岗~石岩水库二级和准水源保护区、观澜河流域准水源保护区。

  建设时如何保护水源成为重要问题

  据介绍,在施工期间,深圳地铁建设方将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水源,一是禁止 在石岩~铁岗水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上屋北站和大雁山隧道段)以及石岩河、高峰河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设置施工营地、垃圾与废弃物堆砌场;二是施工人员在临时驻地时尽量利用城市建成区内现有生活设施,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市政管网。此外,工程施工场地内需构筑集水沉砂池,以收集高浊度泥浆水和含油废水,经过沉砂、除渣和隔油等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及时清运、妥善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执行各种水土保持措施;铁岗~石岩水库路段二级水源保护区内高架段172米(左线)、147米(右线)及路基段102米(左线)、90米(右线)加装全封闭隧道式防撞屏(兼做声屏障),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所带来对次生灾害对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运营期间保护措施依然重要

  在6号线建设完毕以后,运营期间的保护措施也不能少,据6号线建设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运营期间深圳北站、红山站、上塘北站、元芬站、大浪站生活污水全部通过市政管网进入龙华污水处理厂,石岩站和上屋北站生活污水全部通过市政管网进入公明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水不会进入水源保护区水体范围。对车站内的厕所、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确保工程运营期间不污染地下水源。

 

版权 © 2009 - 2010 深圳环境影响评价网 版权所有
 地址: 深圳市笋岗西路3007号   邮编: 518029  备案编号: 粤ICP备07029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