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导航  ·  http://www.eiasz.com/

深圳市环保动态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民乐享绿色福利 “生态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绿色竞争力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因为受到污染,深圳湾曾饱受市民诟病。经过下大气力治理,如今这里碧波重现,一度消失的黑脸琵鹭也回归栖息,这片美丽的湾区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休闲健身之地。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作为产业大市、经济大市、人口大市,与空间小市、资源小市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资源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筹兼顾的难题,2007年,深圳推出环保实绩考核机制,2013年,市委市政府将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

  多年来,“生态文明大考”成为引导各级干部树立绿色政绩观的指挥棒,引领深圳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通过考核,有效地凝聚了全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解决了不少环境“老大难”问题,推动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民绿色福利不断增进。

  以更低的环境代价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

  “生态文明大考”把一系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纳入考核内容中,引导各区各部门和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将有限的环境容量留给那些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环境效益好的项目,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深圳市资源和能源消耗却在持续下降。

  “十二五”期间,深圳万元GDP的能耗、水耗累计下降了19.87%、43%,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累计下降的指标分别为46.6%、38.4%、43.2%和35.4%,顺利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十二五”期间的减排目标。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增至1.95万亿元,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1%和8.9%,深圳正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代价,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

  空气质量提前3年达到国家治理要求

  今年入夏以来,很多市民感受到,深圳的天空更蓝了,能见度更高了,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

  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深圳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市政府印发的《大气质量提升计划》《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等要求纳入考核内容,加大空气环境和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深圳灰霾天数持续下降,2016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7微克/立方米,提前3年达到国家治理要求(国家标准为35微克/立方米),PM2.5为副省级以上城市最优,6项空气质量指标实现全面达标,2016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至96.7%,“深圳蓝”成为常态。

  经过多年综合系统治理,我市主要河流水质有所改善,其中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坪山河等跨界河流水质改善明显。

  2010年以来,河流水质整体好转,主要河流改善幅度在60%以上,部分河流实现水清岸绿。

  注重民生导向增进民生福祉

  “生态文明大考”注重以民生为导向,推动民生问题解决。

 

版权 © 2009 - 2010 深圳环境影响评价网 版权所有
 地址: 深圳市笋岗西路3007号   邮编: 518029  备案编号: 粤ICP备17102361号